Yinuo Li LinkedIn Posts
Learn how to post on LinkedIn like Yinuo Li. Learn from their content, engagement tactics, and network growth techniques
@yinuoliorg
首先说明,这篇文章是广告,我 10 月份开始会做一次对#海外留学生的 8 周线上工作坊。我做了跨度近10年的片段的整理和思考,试图构成一幅在美华人的浮世绘。
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但是“安家”其实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文化上、心灵上的“安家”,是一个漫长,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完成的旅程。不管在什么年龄,离开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都是非常困难的。
这种新环境带来的眩晕和迷茫,对从中国大陆出来的人来讲,又是更加深刻的,因为改变的不仅仅是语言和环境,而是#底层的价值体系#、#世界观#和#历史叙事#。
所以从这个秋天开始,我会做一次面向留学生的线上工作坊。能支持到海外的留学生,不仅在物理上“找到住处”,也在精神上开启“安家”之路。
工作坊叫作“给世界公民的入门课:从理解到融入,从外人到主人”。
适应人群是#大学#或#研究生在读#留学生,和#毕业3年之内#的#留学生#以及#留学准备生。
文章会写我这些年看到的一些碎片和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和怎么做。对工作坊感兴趣的朋友,这一篇内容很“厚重”,可以慢慢看。
@yinuoliorg
海外留学,如何从“外人”到“主人”直播预告:
10/3北京时间10月3日上午8点,10/2 太平洋时间PT晚上5点。我会请两位特殊的客人来我youtube的直播间。
嘉宾Hairong 明尼苏达大学传播系教授, 最近荣升副系主任。
嘉宾Hongmei 俄亥俄中央州立大学副教授。
这两位都是早年赴美的留学生,读完博士,现在两位都是有终身教职的教授(Tenured Professor)在美国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她们两位都是普渡大学博士毕业。这所学校,可能很多中国朋友都熟悉,远到邓稼先,是1950年普渡大学博士毕业。我看到一篇郭英剑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3-5-23的文章,叫《普渡偶遇邓稼先博士论文》。后面我粘贴了一段,很有趣。
原文在https://lnkd.in/g4dmeNEU
Hairong 和 Hongmei 都在离开普渡的求学生活之后,开启了在美国学术界的职业生涯,现在人到中年,一方面成绩斐然,一方面也有了职业中期的新的挑战。
我有幸认识她们,是她们都参加过我去年开始做的北美职场工作坊。在工作坊发现互相是当年的校友。我也很高兴地见证了她们过去一年的变化, Hairong 升职为副系主任, Hongmei作为唯一的一位亚裔女教授也在学校里开始做了很多新的尝试。
今年十月,我非常荣幸,能邀请到两位愿意来做留学生工作坊的助教,作为过来人,分享她们对留学生活反思,自己的教训和心得,作为“过来人”给新一代照亮前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尽早开始理解留学的真谛,做相应的转变,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阶段做有意义的准备。明早直播间见。
点击预约按钮,开播可收到提醒~
Live stream preview:
10/3 8am BST, 10/2 5pm PT. I'll
@yinuoliorg
常常有朋友问我,我在国内有工作,但是还想找机会出国读个学位,这个想法可行吗?
其实, 这个问题说到底,是关于重启。
出国留学是重启,留学毕业,是重启,工作了,会重启,人到中年,还会重启。
就像这个问题,最终其实我们要面对的,不一定说是一个具体的出国读什么学位的问题,而是如何为重启, 做底层的准备。
而且因为时代的背景,这个重启,会不断上演。
早意识到这一点, 主动做底层的准备,会让我们能更好的面对,更从容,更主动。
@yinuoliorg
常常有朋友问我,我在国内有工作,但是还想找机会#出国读个学位#,这个想法可行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出国留学是重启,留学毕业,是重启,工作了,会重启,人到中年,还会重启。
最终其实我们要面对的,不一定说是一个具体的出国读什么学位的问题,而是#如何为重启,做底层的准备。
早意识到这一点, 主动做底层的准备,会让我们能更好的面对,更从容,更主动。
@yinuoliorg
常常有朋友问我,我在国内有工作,但是还想找机会#出国读个学位#,这个想法可行吗?
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
出国留学是重启,留学毕业,是重启,工作了,会重启,人到中年,还会重启。
这个问题,最终其实我们要面对的,不一定说是一个具体的出国读什么学位的问题,而是#如何为重启,做底层的准备。
早意识到这一点, 主动做底层的准备,会让我们能更好的面对,更从容,更主动。
金秋启程,错过再见。
@yinuoliorg
这是 2024 年的第一篇文章。
未来变化越来越快,似乎越发难以预测,回看 2023,有多少新闻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如果回看历史,就会发现在漫漫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底层的规律,或者说天道在指导着社会的发展。
因为信息的茧房有人兜里空空却觉得如日中天信心满满,也有人觉得历史已进入垃圾时间,还有很多人在这两者之间小心度日。
我认为,出路不是要面对什么“新问题”, 而是要面对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如何自处这个问题。
我鼓励大家,第一是多看书,多学习: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为什么。
第二是在新的坐标系上看自己:如何定义自己,如何再定义自己,如何重新思考我们要做的决定,如何安排我们的生活。
我把我的一些思考,用问答的文章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如果想获得更深层次的收获,欢迎来到「内心成长探索营」的 14 天线上训练实践营,这里支持每一个你的改变与成长。
@yinuoliorg
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生活里,我们似乎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焦虑#。面对很多问题,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这些想法又往往自我矛盾。
这些自我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内心混沌一团。
#走出这内心困境#,其实只有一条路。这是一条向内看的路,这个路其实没有终点,是我们在不断地面对、不断地看到、不断地放下的过程中去接近内心解放的一个过程。
2024年樱花季,4月 5 号到 9 号我会在#京都#再做一次#线下工作坊##重塑身心秩序# 线下工作坊的席位有限,限额50人,所以要先到先得。希望能够在 2024 年的春天,在樱花盛开的日本京都有缘相见,一起开启一次身心放松,#重启生命力的旅程。
@yinuoliorg
I am honored to be invited as a panelist for the upcoming The "Committee of 100's Next Generation" (Committee of 100) event on
@yinuoliorg
这篇文章原文发在《财新周刊》,是我准备写的几篇日本观察文章的第一篇。
我在中国和美国生活各 20 年,在不同领域做过事,现在又是游走在日本的“老外”,保持了一个局外人观察这个社会的“特权”。这些加起来,也许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视角。
5 月份和 7 月份我们都会有和日本相关的活动。具体信息在文章里,希望有机会见到一些朋友。
@yinuoliorg
Life is like a game, and we often get so caught up in the drama and situations that we forget to stay true
@yinuoliorg
在我最近为《财新周刊》(2024年4月15日刊)撰写的文章《日本观察:特别创新,特别僵化》中,我试图探讨日本社会的复杂面貌——创新与僵化的共存。我试图梳理日本从过去到现代的创新历程,在上个世纪这个国家在科技、产业上的创新成就。
同时我也毫不避讳地指出日本现在的一些困境,比如严格的就职季节,日企文化对年轻人的桎梏和对创业的保守态度。
我希望我的观察能为对日本文化和社会动态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In my recent article for Caixin Weekly (April 15, 2024 issue) titled "Observations on Japan: Exceptionally Innovative, Exceptionally Rigid," I attempt to explore
@yinuoliorg
在我最近为《财新周刊》(2024年4月15日刊)撰写的文章《日本观察:特别创新,特别僵化》中,我试图探讨日本社会的复杂面貌——创新与僵化的共存。我试图梳理日本从过去到现代的创新历程,在上个世纪这个国家在科技、产业上的创新成就。
同时我也毫不避讳地指出日本现在的一些困境,比如严格的就职季节,日企文化对年轻人的桎梏和对创业的保守态度。
我希望我的观察能为对日本文化和社会动态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In my recent article for Caixin Weekly (April 15, 2024 issue) titled "Observations on Japan: Exceptionally Innovative, Exceptionally Rigid," I attempt to explore
@yinuoliorg
I am invited to conduct a series of exclusive #interviews with best-selling auth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 amazing writers help us sift through
@yinuoliorg
My honoured guest for the week is William Poundstone, who studied physics at MIT and wrote wide subjects on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yinuoliorg
从百年前开始,日本女性就被认为是做太太最合适的。我认识的日本职场女性和学者,能力、视野、敬业精神,也都让人敬佩。可以说日本女性充满了光彩。
但如果看数据,日本女性又是个“看不见”的群体。所以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日本观察的又一对矛盾——光彩照人的女性个体与暗淡无光的女性整体。
这是我在《财新周刊》的日本观察第三篇。在平等问题上,并没有男女的真实对立。对女性不公平的本质是社会不公平,无论男女,都是受害者。就像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创新一样,有优秀的女性榜样、思想资源和行动力量,完全可以推动一个男女更平等的日本。
#日本观察 #女性 #社会公平
@yinuoliorg
我的新书《笑得出来的养育》近期出版问世,专治父母“笑不出来”症。书中分享了我育儿路上的心得:即使一地鸡毛,也要笑得出来。如果你也是育儿路上的朋友,希望我的书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抓手,听到你读后的真实反馈。
#新书发布 #笑得出来的养育
@yinuoliorg
This week, I had the privilege of sitting down with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a world-renowned author and sociologist whose work has redefined our
@yinuoliorg
When I first sat down to speak with Jane McGonigal, I knew I was in for a conversation that would challenge my perceptions
@yinuoliorg
读研究生的时候,她为了每小时高 50 美分的时薪凌晨 12 点到 5 点做前台接线员的工作;第一次工作面试,她倾其所能买了一身正装后,发现自己穿得“像个小丑”,窘迫地大哭一场;她和丈夫积攒多年买了第一个房子,但资金有限,直到房子卖掉,他们也只在一个卧室里放了家具;她为了能照顾两个孩子找了一份“离家近